TECHNOLOGYWINDTECHNOLOGYWIND斜拉桥索塔在横桥向常用的形式有独柱形、双柱形、门形、H形、梯形、A形、倒V形、倒Y形、钻石形等。索塔在整个斜拉桥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构件,斜拉桥的所受的荷载几乎全通过索塔传递到下部的塔墩和基础。索塔受力相当复杂,并且变形和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在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时,索塔将受到不平衡的纵横向水平力作用,悬臂节段塔顶发生变位。如果变位过大,则塔底截面混凝土有可能出现拉应力,这对索塔这个受压构件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在整个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索、梁、塔间相互影响。因此,研究施工阶段不同荷载工况、不同施工方法、不同顺序对塔结构的影响、索塔各截面的应力、位移是否满足要求、索塔线形是否满足要求等是必要的。1中塔柱对撑系统设计对于一些大跨斜拉桥的索塔,由于索塔的大斜率而在悬臂状态下由自重和施工荷载等产生的水平分力会在塔柱根部形成较大的弯矩,使塔柱根部外侧混凝土出现较大的拉应力而引起开裂,甚至在成桥后塔柱根部内外侧压应力严重不均使成桥后的塔柱底截面内侧的压应力超出设计要求,从而影响索塔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设置一定的水平支撑,或者施加主动支撑力来减少水平分力的影响,使施工阶段的附加应力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就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图1横撑计算示意图1.1第一道横撑位置确定(如图1)σ=MyJ-NA≤KR11)h=H-△2)式中:σ:塔柱根部受拉边缘混凝土的计算应力;M:第一道横撑施加前塔柱根部高度计算范围H内的索塔自重和施工荷载在根部产生的弯矩;J:塔柱根部截面惯性矩;y:塔柱根部截面中性轴到受拉边缘的距离:N:第一道横撑施加前塔柱根部高度计算范围H内的索塔自重和施工荷载在根部产生的轴力;A:塔柱根部截面面积;R1:浇注到H高度对塔柱根部混凝土预期标号的极限拉应力;K:安全系数;h:横撑高度;Δ:扣除高度值。1.2其他横撑位置确定安装好第一道横撑后,其与悬臂状态的塔柱构成一个框架。第一道横撑上部新浇注塔柱的自重对第一道横撑位置中塔柱混凝土截面的影响明显,而对塔柱根部截面应力影响较小,因而,可以对第一道横撑位置处塔柱混凝土截面进行应力控制以确定第二道横撑的位置高度。依此类推,确定其他横撑的位置,自至塔柱浇注完毕。2工程背景厦漳跨海大桥索塔采用钻石形,包括上塔柱(含上、中塔柱连接段)、中塔柱、下塔柱(含中、下塔柱转折点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