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N0.图1纵向预应力钢筋布置图1预应力布置该文以达陕高速泥溪沟2号大桥连续刚构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大桥单幅以中跨跨中截面对称分布,半桥节段划分及预应力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2预应力钢筋作用原理采用MidasFEA软件中自带的四边形板单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模拟计算[1]。该文在板单元中插入的是杆式钢筋,Mi-dasFEA软件中其作用原理为:在曲板单元的杆式钢筋有两节点或三节点钢筋。杆式钢筋位置由钢筋节点决定。通过前处理过程钢筋被分割成钢筋段。每个钢筋都属于各自的母单元。钢筋线可定义为空间曲线,由两个钢筋线组成的钢筋。第一个钢筋线是由两个点构成的直线钢筋线,第二个钢筋线是由三个钢筋节点组成的高阶曲线钢筋线。每个钢筋线在穿越板单元网格时会生成交点,即钢筋段定位点。钢筋线由这些定位点被分割成钢筋段。曲线钢筋线被分割成高级钢筋段。各定位点在相应板单元的中性面可以有沿单元坐标轴z方向的偏心。偏心信息是钢筋在板单元中的实际位置的信息。3施工阶段预应力对桥梁的影响分析由于悬臂施工阶段结构为静定体系,且悬臂上只受负弯矩,目前设计中通常只配置顶板预应力束和竖向预应力。在施工过程中最大悬臂阶段是应力最不利工况,因此计算取悬臂最长工况进行[2]。3.1竖向位移分析从图2~3可以看出在设计预应力钢束作用下:(1)分析沿桥梁纵向各个截面的竖向位移值(以曲线半径为800m的桥梁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悬臂端截面和悬臂1/2截面外侧的上翘值分别为22.9cm和6.36cm。表明竖向位移由悬预应力在施工阶段中对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分析肖荣,王超(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20)摘要:该文以达陕高速泥溪沟2号大桥———曲线连续刚构桥为工程依托,建立该大桥的三维板单元模型。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得到预应力钢束对不同曲线半径连续刚构桥梁的变形以及受力的影响,并且总结了相应的变化规律,为今后此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关键词:板单元模型;计算数据;预应力钢束;连续刚构桥中图分类号:U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12)07-0035-03收稿日期:2012-05-28作者简介:肖荣(1972-),男,四川达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的研究。王超(1985-),男,山东临沂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的研究。7第11卷总第105期图2悬臂端截面顶板竖向位移不同曲率半径的桥梁在顶板预应力作用下悬臂端部竖向位移竖向位移(cm)22.9522.5522.622.6522.722.752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