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数据的分布特征概率分布的形式很多,在工程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常用到正态分布和t分布。5.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拉依达法(3S法)当试验次数较多时,可简单地用3倍标准偏差(3S)作为确定可疑数据取舍的标准(简称3S法)。【例2-3】试验室进行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试验,试验结果为(n=10):23.0MPa、24.5MPa;26.0MPa;25.0MPa;24.8MPa;27.0MPa;25.5MPa;31.0MPa;25.4MPa;25.8MPa,试用3S法判别其取舍。二、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与工具常用方法:直方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控制图法、分层法、相关图法和统计调查分析法。1、频数直方图法(质量分布图)把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顺序分成若干间隔相等的组,以组距为横坐标,以落入各组的数据频数为纵坐标,按比例构成的若干矩形条排列的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总体分布特征进行推断。2)直方图的应用(3)判断质量分布状态直方图图形特点产生原因折齿形图形出现凹凸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孤岛形出现孤立的小直方图少量材料不合格或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双峰形图形出现了两个峰顶两组生产条件不同的数据混淆在一起缓坡形图形向左或向右呈缓坡状,即平均值x过于偏左或偏右工序施工过程中的上控制界限或下控制界限控制太严绝壁形分布中心偏向一侧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数据收集不正常(如剔除了不合格品的数据),或是在工序检验中出现了人为的干扰现象。应重新进行数据统计或重新按规定检验。(4)判断施工能力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实际生产施工能力。T表示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B代表实际质量特性值分布范围。(1)B在T中间,两边各有一定余地,这是理想的控制状态。(2)B虽在T之内,但偏向一侧,有可能出现超上限或超下限不合格品,需要采取纠偏措施。(3)B与T相重合,实际分布太宽,极易产生超上限与超下限的不合格品,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工序能力。(4)B过分小于T,说明工序能力过大、不经济。(5)B过分偏离T的中心,已经产生超上限或超下限的不合格品,需要调整。(6)B大于T,已经产生大量超上限与超下限的不合格品,说明工序能力不能满足技术要求。2、控制图法动态质量管理办法。特点是引入了时间序列或样本序列,通过观察样本点相关统计值是否在控制限内以判断过程是否受控,通过观察样本点排列是否随机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即控制图较直方图在质量预防和过程控制能力方面大为改进。1)控制图基本原理(1)质量的波动性正常波动:偶然性原因(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