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手订课堂笔记高中语文命题的底层逻辑与必备“算法”2021.6.25如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请添加助教微信1【提要】从“识记”“理解”“运用”三个维度,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让学生(1)熟悉高考题型;(2)了解难易题目的不同特点;(3)掌握制定答案的基本逻辑,了解命题人的“反命题”套路。初步进入“角色”。本部分无补充素材,如果录制时间在新高考之后,可能会结合新高考题进行综合说明。一、谈谈,了解难度梅花引荆溪阻雪(南宋)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灯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QQ;1463917907最新课程讲义,免费包邮如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请添加助教微信2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D.词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4分如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请添加助教微信3精卫①顾炎武②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来去自成窠。【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QQ;1463917907最新课程讲义,免费包邮如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请添加助教微信4二、和你聊聊新高考的“新”武刚君,姓金氏,名辟疆,其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