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园艺2024.01本期特稿陕西省耕地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徐轶玮李亚周摘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19号)要求,对陕西省293.434万hm²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及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状况进行调查、采样和检测,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此对全省耕地退化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指导农业生产、培肥土壤保养耕地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耕地;有机质;养分退化;调查评价陕西省耕地总面积293.434万hm²(4401.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3%,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相对发达、农产品生产相对集中的区域,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及油菜等油料作物,为当地人民生活与生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证,苹果、猕猴桃等果树种植面积与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优良的耕地质量是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针对陕西省退化耕地开展调查,明确不同区域各类耕地中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养分失衡等退化成因,提出一系列退化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旨在为陕西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保障。1耕地养分退化调查评价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19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7]18号)规定的调查、采样及检测方法,对陕西省耕地的立地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检测,应用GIS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全省耕地退化因素进行分徐轶玮,陕西省科技交流中心,邮编710054(西安);李亚周,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收稿日期:2023-07-04析与评价。1.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野外调查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基础图件资料、统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等。其中,野外调查资料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土壤剖面性状等;分析化验资料包括有机质、pH及土壤大、中、微量元素等;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等;其他资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相关资料、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料、水利区划相关资料、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资料及历年相关田间试验资料等。1.2样点布设与调查考虑代表性、兼顾均匀性、时效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原则,兼顾土壤类型、行政区划、地貌类型、地力水平等因素,在全省293.434万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