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季刊45运用。①2019年5月2023-04企业研究BUSINESSRESEARCH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不当激励机制及监管对策研究一基于4249户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文/苏怡摘要:激励机制是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不当激励机制会导致金融机构行为扭曲,扰乱金融秩序,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金融业长期健康稳健发展。本文通过对4249户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合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情况,分析营销宣传不当的表现形式、主要影响和成因,并提出建议。关键词:金融营销宣传;不当激励机制;金融消费者保护通过对4249户居民就金融机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9.95%的调查对象反映,接触或受到过金融广告、营销推介等金融营销宣传;有66.22%的调查对象提出,金融机构开展营销宣传时对自己的收入、负债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况仅作简单了解或没有了解;有81.41%的调查对象赞成对频繁向其进行不必要营销的金融机构施以适当处罚措施。本文从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出发,对营销宣传不当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改善金融营销宣传、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营销宣传不当激励机制的典型表现形式和主要影响(一)设置过高的业绩考核目标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力推某一产品或者达到月度、季度、年度的盈利目标给员工设置难以完成的考核目标,或不恰当的激励。比如,对营销某类产品设置过高的激励,对完不成考核任务的员工扣减较大比例的固定收入,对超额完成的员工给予不成比例的回报等。不切实际的增长目标给员工带来职务晋升、工资薪酬等方面压力,个别机构甚至采取末位淘汰或“优化”机制。金融机构员工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可能采取夸大宣传、虚假描述等不合规的营销方式,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比如,2019年,各金融机构纷纷跟进抢夺ETC市场,部分机构给员工设置过高业绩目标,部分一线营销人员为完成业绩未向消费者披露高速通行优惠限额或者限制存量客户解绑ETC,导致消费者投诉量增加。(二)对交叉营销和附加产品额外奖励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深挖客户价值、增强客户黏性,在激励机制中对交叉营销和附加产品给予更高的奖励,导致部分机构员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捆绑销售或者强制消费者接受不必要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办理业务。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中,发现大量的消费者投诉:要求消费者办理房贷、消费贷时再“附带”办理一张信用卡;开立银行卡同时要求下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