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的代谢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示意图初级胆汁酸在肝内以胆固醇为原料生成【2020147X】基本概念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初级胆汁酸,这是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催化肝细胞合成胆汁酸的酶类主要分别分布于微粒体和胞质合成过程见上图合成结果初级未结合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初级结合胆汁酸加上牛磺酸或者甘氨酸合成调节【2016162X】胆固醇7α-羟化酶是胆汁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受终产物胆汁酸的负反馈调节胆固醇7α-羟化酶是胆汁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活性降低胆汁酸活性增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高胆固醇饮食HMG-CoA还原酶高胆固醇饮食会抑制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由肠菌作用生成合成过程见上图合成结果次级未结合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结合胆汁酸加上牛磺酸或者甘氨酸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存循环利用进入肠道的各种胆汁酸(包括初级和次级、游离型与结合型)约有95%以上可被肠道重吸收,其余的(约为5%石胆酸)随粪便排出胆汁酸的重吸收方式结合型胆汁酸在回肠部位被主动重吸收游离型胆汁酸在小肠各部及大肠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新入肝,在肝细胞内,游离胆汁酸被重新转变成结合胆汁酸,与重吸收及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起重新随胆汁入肠。胆汁酸在肝和肠之间的这种不断循环过程称为胆汁酸“肠肝循环"机体内胆汁酸储备的总量称为胆汁酸库人体每天约进行6-12次肠肝循环,从肠道吸收的胆汁酸总量可达12~32g,借此有效的肠肝循环机制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存循环利用,以满足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求未被肠道吸收的小部分胆汁酸在肠菌的作用下,衍生成多种胆烷酸并由粪便排出。每日仅从粪便排出约0.4~0.6g胆汁酸,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量相平衡经肠肝循环回收入肝的石胆酸在肝中除了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外,还硫酸化生成硫酸甘氨石胆酸和硫酸牛磺石胆酸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脂质的消化与吸收胆汁酸是较强的乳化剂,能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增加脂质与脂肪酶的附着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质的消化产物又与胆汁酸盐结合,并汇入磷脂等形成直径只有约20μm的混合微团,利于通过小肠黏膜的表面水层,促进脂质的吸收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状态以抑制胆固醇析出【2014160X】定义人体内约99%的胆固醇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其中1/3以胆汁酸形式,2/3以直接形式排出体外胆汁中的胆固醇难溶于水,与胆汁酸及卵磷脂协同作用,使胆固醇分散形成可溶性的微团,使之不易析出沉淀而经胆道转运至肠道排出体外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