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合成调节ALA合酶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体系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反馈抑制(别构调节),血红素还可以阻抑ALA合酶的合成血红素合成以后迅速和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不至于有过多的血红素堆积血红素结合成血红蛋白之后对ALA合酶失去负反馈的作用血红素合成速度如果大于珠蛋白的合成速度,血红素就会氧化成高铁血红素高铁血红素可以强烈的抑制ALA合酶高铁血红素可以促进珠蛋白的合成由于磷酸吡哆醛是该酶的辅基,维生素B6缺乏将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某些固醇类激素,例如睾酮在体内的5-β还原物,能诱导ALA合酶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红素的生成许多在肝中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例如致癌物质、药物、杀虫剂等,均可导致肝ALA合酶显著增加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ALA脱水酶虽然也可被血红素抑制,但并不引起明显的生理效应ALA脱水酶和亚铁螯合酶对重金属的抑制均非常敏感,因此血红素合成的抑制是铅中毒的重要体征亚铁螯合酶还需要还原剂(如谷胱甘肽),任何还原条件的中断也会抑制血红素的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同原始红细胞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相互作用,促使它们繁殖和分化,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Hb的合成【2.14.4】合成过程流程示意图δ-氨基-γ-酮戊酸(ALA)的合成在线粒体内,由琥珀酰CoA与甘氨酸缩合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ALA合酶【2022028A】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此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反馈调节胆色素原的合成ALA生成后从线粒体进入胞质在ALA脱水酶催化下,2分子ALA脱水缩合生成1分子胆色素原(PBG)ALA脱水酶含有巯基,对铅等重金属的抑制作用十分敏感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合成在胞质中经多步反应生成粪卟啉原Ⅲ血红素的生成胞质中生成的粪卟啉原Ⅲ进入线粒体粪卟啉原Ⅲ→原卟啉原Ⅸ→原卟啉Ⅸ通过亚铁螯合酶(又称血红素合成酶)的催化,原卟啉Ⅸ和Fe2+结合,生成血红素铅等重金属对亚铁螯合酶也有抑制作用血红素生成后从线粒体转运到胞质,在骨髓的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中,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血红素合成的特点体内大多数组织均具有合成血红素的能力,但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与肝,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故不能合成血红素血红素合成的原料是琥珀酰CoA、甘氨酸及Fe2+等简单小分子物质血红素合成的起始和最终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而其他中间步骤则在胞质中进行。这种定位对终产物血红素的反馈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合成部位合成的起始和终末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而中间阶段在胞质内进行基本原料甘氨酸、琥珀酰CoA和Fe2+血红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