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医学生考研生理学:心肌细胞的特性一、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0期去极化到3期-55mv无论怎样都不会兴奋局部反应期3期-55mv到-60mv阈上刺激会产生局部反应相对不应期-60到-80mv阈上刺激可引起扩布兴奋超常期-80到-90mv阈下刺激可引起兴奋心肌细胞并不像神经细胞一样有“低常期”(正后电位),是因为钙泵引起的钙外流与Na泵引起的电流(二者都是外向电流)与Na+-Ca2+交换引起的内向电流相互抵消的缘故。二、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2.阈电位水平3.引起0期去极化离子通道形状注:1和2的本质是“阈电位水平”与“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之间的距离三、影响传导性的因素1.结构因素:a.心肌细胞的直径b.细胞间的连接方式2.生理因素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b.膜电位水平(静息电位水平高低可以影响Na通道)c.邻旁未兴奋区心肌膜的兴奋性四、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四期自动去极化速度2.最大复极电位水平3.阈电位水平五、心肌收缩的特点1.同步收缩2.不发生强直收缩3.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公众号:医学生考研生物化学:糖原合成与分解一、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组成直链部分由α-1,4-糖苷键连接,支链部分由α-1,6-糖苷键连接肌/肝糖原肌糖原为肌肉收缩提供急需能量,肝糖原用于维持血糖平衡糖原合成部位:肝、骨骼肌(胞浆)过程:1.葡萄糖活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活性葡萄糖),此过程消耗2ATP2.以原有小糖原分子为引物,在非还原端进行,以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此过程不可逆。糖原合酶为关键酶,只能使糖链延长而不能形成分支。3.糖链长度达12-18时,分支酶转移糖链,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分支调节:1.化学修饰:有活性→去磷酸化;无活性→磷酸化2.别构调节:激活剂:G-6-P、ATP;抑制剂AMP。(实际上取决于细胞内能量状态)糖原分解:是糖原→葡糖-6-磷酸/葡萄糖的过程,不是糖原合成的逆反应(上文提到糖原合酶催化反应不可逆)部位:肝、骨骼肌、肾过程:1.葡糖磷酸化酶(关键酶)从非还原端进行分解α-1,4-糖苷键,该过程不可逆2.脱支酶分解α-1,6-糖苷键3.肝内:存在葡糖-6-磷酸酶,G-6-P生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骨骼肌内:缺乏葡糖-6-磷酸酶,G-6-P进入糖酵解途径为肌肉收缩供能调节:1.化学修饰:有活性→磷酸化;无活性→去磷酸化(在肝内,主要受胰高血糖素调节;在骨骼肌内主要受肾上腺素调节。Ca2+升高可促进肌糖原分解)2.别构调节:葡萄糖是抑制剂病理学: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