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hongfenghuoju/12154[2018/8/817:45:13]01|初心:为什么成为一名程序员?2018-08-03胡峰在走上程序的道路前,你不妨先问问自己成为程序员的初心是什么。回首往昔,我似乎是阴差阳错地走上了这条路,正因初心未明,所以早期的路上就多了很多迟疑和曲折。人生路漫漫,在专栏的第一个模块里,我会和你讲讲自己走上程序道路的故事,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迷茫或者奋进中的你以启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里,我都喜欢做“复盘”,一方面审视过去的自己,另外一方面思索未来的方向。现在看来,这些有节奏的复盘也给我自己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让我在某些关键节点的决策更加坚决。首次接触说起我和程序的渊源,大概可以回溯到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读初中二年级,那是四川一所少数民族中学,硬件条件不是太好。那是1995年,国际友人赞助赠送了学校几台苹果II代电脑。作为学校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在比较重视分数排名的背景下我还算有点“小特权”。这点“小特权”就是可以接触这批电脑,所以在那时我为了搞懂怎么“玩”这些电脑去学了下BASIC语言,然后在上面编程并在单调的绿色屏幕上画出了一些几何图形。当时还挺有成就感的,一度畅想将来要考清华的计算机专业。可能,那时觉得清华就是最好的学校,而计算机和编程是当时的最爱。然而,实际情况是上了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增,再也没时间去“玩”这些电脑了,光应对考试已然应接不暇,渐渐就忘了初中那时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接触程序的时候,感觉它们还算是好“玩”的,有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但当时也不太可能想到十年后我将会以此为生,走上程序之路。彼时,初心未有。选择专业对我们80后这一代人,高考算是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了吧。我那时高考填志愿,都是在考试前进行。高中三年,我都再没接触过程序了,早已忘记当年的想法。高考前,当时觉得自己对物理最有兴趣就填报了南京大学的物理系,应该也考虑过清华什么的,但没什么信心。关于兴趣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高中后可能觉得当时物理学得还不错,所以就有了兴趣,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物理专业。后来高考的结果,一方面信心不是很足,另一方面单科数学发挥也失常。南大的物理系没能上成,落到了第二志愿东北大学,调剂成了机械工程专业。这是一个随机调剂的专业,着实让我无比苦闷,学了一年后,我非常清楚,我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也看不清未来的职业前景。再回首时你总会发现,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