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韩大元于文豪’内容提要�现行宪法第��条的规定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其实际运作状况对三机关的职权和职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年刑事诉讼法和����年宪法颁布以前,三机关事实上形成了以公安机关为优先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系,并共同接受政法主管部门的领导。在理解宪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时应当强调,该原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和规范体系。“分工负责”体现的是它们的宪法地位,“互相配合”体现的是工作程序上的街接关系,“互相制约”是三机关相互关系的核心价值要求。这一原则体现了两种服从关系�在价值理念上,效率服从于公平、配合服从于制约�在工作程序上,侦查服从于起诉、起诉服从于审判。现实中的三机关关系,应当根据宪法和立宪主义的价值理念合理调整。关键词�宪法原则司法权力配置司法改革我国现行宪法第��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现行刑事诉讼法第�条做了相同规定。宪法第��条不仅涉及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在实践中,该规定的运作状况对三机关的职权和职能进而对公民权利保障产生了实质影响。对于三机关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体现,尤其是对该条的核心内容—“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学术界已有较多探讨,观点见仁见智,也有不少争议。不过,过去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然而三机关关系本质上体现为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毋宁是一个宪法问题。如果不以宪法价值和宪法规范为根据,对三机关关系的讨论很难形成令各方信服的共识,对三机关关系的调整也无法从根本上获得正当性与合理性。本文以制度演进历史为脉络,力图还原三机关关系的演变历程,并从宪法规范中找寻合乎立宪主义原理的三机关关系演变逻辑。‘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于文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批准号��乙������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法学研究��年第�期一、法院、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关系�����一����在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最早对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三机关相互关系作出规定的,分别是����年刑事诉讼法第�条以及���年宪法第��条。但在该条款成为文本规范之前,三机关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关系准则。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