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金昌市龙景村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治理刘海龙(甘肃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冶金与材料Metallurgyandmaterials第44卷第4期2024年4月Vol.44No.4Apr.2024摘要:龙景村某矿山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由于长期无序开采,无序开挖山体,没有整体规划,在沟道内、坡体及采坑边随意堆放,压占土地资源,原始地貌被破坏,共形成3处矿洞、1处采坑、9处渣堆,形成1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为岩土质不稳定斜坡。采取地貌重塑+地质安全隐患消除+沟道渣堆清理+矿洞回填+植被恢复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修复治理,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实施可以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提高区域生态条件,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关键词:金昌市;龙景村某矿山;矿山地质;生态修复作者简介:刘海龙(1985—),男,甘肃陇南人,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与管理工作。1地质环境概况某矿山位于金昌市宁远堡镇龙景村,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前戈壁倾斜平原地貌和侵蚀中低山地貌,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岩性以炭质页岩、粉砂岩、粗砂岩等为主和第四系地层,区内岩浆侵入,褶皱、断裂较发育,本区基本烈度为Ⅶ度,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该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处于河西走廊平原工程地质区武威-潮水盆地稳定-较不稳定工程地质亚区,人类活动破坏严重。2矿山开采引发矿山地质灾害2.1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勘查区内发育的1处不稳定斜坡均因矿山开采形成,X1不稳定斜坡位于沟道上游右岸,因无序开采砂石矿形成了挖损面。斜坡总体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平面形态为线状,剖面呈折线状。根据物质组成,属岩土质斜坡。斜坡体坡底宽324m,坡高15m,坡面平均坡度约60毅,坡向86毅。坡体组成物质主要为第四系砂卵砾石和二叠系粉砂岩,挖损面周边坡体被第四系全新统残破积物覆盖。该斜坡由于无序开采,致使坡面岩土体破碎不堪,坡体上部形成凹陷面,局部较为陡峭,坡度50毅耀70毅,坡体中部及下部由于开采需要,由渣土堆积为二级平台,一级台阶长120m,宽20m,高6m,坡度约为35毅耀55毅;二级台阶长241m,宽15m,高10m,坡度45毅耀55毅遥挖损面后缘为原始斜坡坡面,坡面因岩体裸露、矿渣堆积的碎块石结构松散,目前稳定性较差,在降雨及地震等不利工况条件下,坡面局部松散物易发生崩、滑灾害。2.2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根据不稳定斜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临空特征及变形迹象,并与以往同类边坡失稳的条件进行类比,按照斜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