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7期(总第204期)学习与探索Study&ExplorationNo.7,2012Serial.No.204·法治文明与法律发展·现行宪法体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和趋势邹奕,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现行宪法的产生确认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自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以来,不断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求宪法相应地进行修改。现行宪法先后经过四次局部修正,其中有三次修正直接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即总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得与宪法的基本精神相背离。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宪法的修改必须谨慎,过于频繁的修宪有损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但基于宪法的适应性要求,宪法的修改也必须及时。只有如此,才能使现行宪法的文本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相适应。关键词:现行宪法;宪法修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2)07-0058-05收稿日期:2012-03-20作者简介:邹奕(1984—),男,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宪法学研究;许崇德(1929—),男,上海青浦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宪法学研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年的进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不但拓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宪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宪法又被称为“政治法”、“治政法”,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存在极大的关联。现行宪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确认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而此后宪法的修改又反映了改革的趋势。一、现行宪法的产生确认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始时间,学界的表述不尽相同。不少学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在时间上要晚于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的。但事实上,从党的相关文献以及立法实践来看,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以前,政治体制改革就已经开始进行了。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该讲话虽然没有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一表述,但实际上却集中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