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大气运动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学习目标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4.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一、大气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2.形成过程(1)图a: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2)图b: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3)图c: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3.常见形式: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判断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上升和下沉→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形成原因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符号F1F2F3类型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相反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斜交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4.摩擦力既不影响风速,也不影响风向。(×)探究点一大气热力环流和谐社会深入人心,“创建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1.试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答案①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生产、交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②城市建筑高且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