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86北方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下表为“M地农作物种植的气候条件表”。完成1~3题。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14~17℃≥10℃积温(℃)>1600降水量(mm)400~600日照时数(小时)1400~22001.图中的山脉最可能是()A.太行山B.贺兰山C.小兴安岭D.武夷山2.M地所在省区()A.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B.有“小杂粮王国”之称,谷子、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C.光照充足,是我国的枸杞之乡D.发展立体农业,打造茶叶、蔬菜、花卉、水果等产业群3.以下关于M地附近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B.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C.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小D.地处内陆,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023·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图示意华北地区在清代治理黄河的一种水利工程技术。其措施是先在黄河大堤外修筑月牙堤,在大堤与月牙堤之间围出一块滩地,然后开凿顺清沟将黄河水引入滩地,提高滩地水位;再开凿引黄沟,引入黄河水并从顺清沟排出。据此完成4~5题。4.顺清沟修筑先于引黄沟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引黄沟水流速度B.引入含沙量小的清水C.加快滩地的引水速度D.检验黄河大堤抗蚀能力5.该河段采用此技术有利于()A.显著降低黄河含沙量B.扩大沿岸耕地面积C.降低黄河决堤风险D.解决沿岸缺水问题(2023·江苏南通模拟)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6.甲~丁四地中,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7.影响甲~丁四地土壤含水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子是()A.土层厚度与热量B.降水强度与植被C.地势高低与坡度D.土壤质地与风力8.对改善该地区各类地貌的土壤水分条件,均适用的措施是()A.平整土地B.打坝淤地C.修鱼鳞坑D.植树种草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1)分析在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6分)(2)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6分)(3)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