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程标准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学习目标1.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我国能源分布现状。2.通过图文资料和实例分析,认识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煤炭资源的利用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4.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思考我国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的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煤炭、石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资源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能源安全战略:我国确定了“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2.石油供需变化历程(1)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发现,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3.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原因(1)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2)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思考海上油轮运输是我国进口石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的海上通道是传统的中东航线。说出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沿途依次所经的大洋、海、海峡等,并说明该航线的缺点。答案通道:中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中国东部沿海。缺点:运输时间长;受天气因素影响大;马六甲海峡通航能力有限;受国际形势影响大;易受恐怖组织和海盗袭击,安全隐患多。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运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