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合理流动:使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2)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3)可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2.影响聚落发展(1)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2)对聚落变化的影响①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②新建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1.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角度具体表现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第二产业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①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营时间;②提升运输能力: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缓解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③带动沿线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口促进了人口迁移城市①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扩大城市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利于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改善基础设施(2)社会效益:①有利于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致富速度;②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关键信息点拨]城市间要素的流动(如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主要是通过交通实现的;交通流的大小体现了城市间联系的强弱。图像信息显示:区域内城市间有显著的等级差异。甲模式主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