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2.通过图文、数据等资料,了解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3.通过资料,理解耕地保护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连线把以下现象与其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连线。答案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生产环节(1)扩大耕地数量。(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3.流通环节: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4.进出口环节: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思考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答案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发展农业机械化。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保护耕地数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2.提高耕地质量: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3.保障耕地生态安全。思考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案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探究点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2014年),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图甲为各区耕地质量等级结构图,图乙为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因素构成。1.据图甲,我国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黄土高原区与该区比较,耕地质量较差的原因。答案长江中下游区与长江中下游区相比,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会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且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