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福建福州一中地理高级教师李玉能重在考查主干突出学科素养■试卷整体点评本试卷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试题贴近生活与生产实际,高度关注经济建设与国际交往合作的热点问题,试卷稳中有变,难度适中。地理试题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重在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凸显考生的地理素养和学科能力,引导考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生活。试题整体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在对学科核心内容进行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试题深度总结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4—5题、第36题、第43题均以人文地理为主题;6—8题、第37题、第44题以自然地理为主线。人文地理方面涉及人口、交通、工业生产等主干知识。自然地理方面则涵盖了地球运动、气候、水文、地形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等主干知识。由以上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本试卷覆盖的知识面广,考查细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同时又突出主干知识,需要考生有全面而又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高度渗透融合这一特点在本试卷中的1—3题、9—11题、第36题第(2)(3)问,表现得特别明显。1—3题展现了人们是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对环境的要求的;9—11题与第36题第(2)(3)问,则体现了人们如何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注重联系热点时事我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也十分重视能源安全问题。第36题就是这方面题材的重要体现。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加强对热点时事的关注,深层次解读热点问题。凸显学科特色,图像信息丰富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是地理试卷的特色,试卷中地理部分涉及的图形有示意图、分布图、过程变化图、区域图等。考生需要通过读图发掘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示意图可以判断地理事物的变化原因与特征,通过分布图可以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过程变化图可以分析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弱化区域定位,突出区域特征分析大部分地理试题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背景资料及位置信息,如9—11题的位置信息——重庆至贵州毕节;综合题的图9—图11,均有清晰的地名、经纬度、轮廓。这就节省了考生读取信息的时间,也避免了考生对试题涉及区域的熟悉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