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面镜成像目标导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通过看书、作图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照镜子实验猜想: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并说出猜想的理由。1,像与物有什么不同:设计实验方案阅读教材实验方案,下列问题:此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是怎样的?猜想: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到镜面距离改变,成像大小不变。猜想的理由:照镜子时,人远离镜面,像也远离镜面。走近镜面,像也靠近镜面。成像大小不变.左右相反.上下相同,白纸、玻璃板、两支等大的蜡烛,刻度尺、铅笔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的像。(3)在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成像的位置。(4)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上面的实验。(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在表格中。器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关于设计方案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让光透过,可以确定像的位置。(2)为什么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只有垂直,蜡烛成的像才会在桌面上。如果不垂直,则玻璃板前面的蜡烛成的像就在桌面上方或桌面下方,无法与玻璃板后的蜡烛重合。(3)为什么要用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是否等大。(4)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可以反射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靠得越近,可以看作一个像。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比较第一次5cm第二次10cm5cm等大10cm等大总结得出结论: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4,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垂直)2.2.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m处,他在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m___m..当他向镜面前进0当他向镜面前进0..55mm时,人与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像间的距离是____m____m..111米1米0.5米0.5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