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2(10),3(11),4(100),5(101),6(110),7(111),8(1000),9(1001)…阿拉伯数字及其二级制表示第五章GIS中的数据导读:对空间数据的处理是GIS的核心功能,GIS中的数据通常描述三部分信息:空间信息(位置,空间关系等等),非空间的属性信息,时间信息。数据按照其测量尺度,可以分为定名、定比、间隔、比率量四种类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GIS数据存在着质量问题,了解数据质量有利于数据的正确使用,避免出现“GarbageIn,GarbageOut”的情形。数据质量可以通过元数据进行描述,简单的说,元数据是对数据的描述,在GIS应用不断发展、空间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元数据有助于数据的共享和有效使用。本章讲述了上述的内容。1.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1.1数据的涵义1.1.1数据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载体。它可以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像、声音等都可以归入数据的范畴。虽然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并非就是信息,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做出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着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排序、编码、分类、增强等)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由系统建立者输入、机器存储的各种专题地图和统计图表是数据;系统软件中所包含的代码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二进制数据;用户对地理信息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也是数据,等等。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就是信息或数据按一定的方式流动的过程。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的操作,其目的就是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不断使用。数据处理是为了解释,而数据解释需要人的智慧、学识和经验。1.1.2地理数据(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地理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属性特征(非定位数据),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等。空间特征(定位数据):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例如笛卡尔坐标等。时间特征(时间尺度):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