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文化全国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CHINAACCOUNTINGCULTURE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2013年12月4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珠算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而中国珠算的历史起点,就是1800年前东汉时期著名学者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一、“数”与“数术”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查”。《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时已经用到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来对山川、江河进行测量计算。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慢慢发现:昼夜交替、冷暖转换、气候万象、四季更迭、斗转星移、生老病死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一定是有迹可循的,人类开始用数字记录时间。殷商时期,先祖们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排列组合成60个名称来测算确定年、月、日。《礼记·内侧》记载“六年教之数与方名”,西周贵族子弟从六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的方法,“数”是六艺之一,是青少年学习的必修课程。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二、《数述记遗》与珠算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数”的计算离不开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珠算是中国古代的智者先贤发明的算学方法,而最早提出“珠算”概念的就是《数术记遗》一书。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南宋嘉定五年(1212),学者鲍翰之在杭州发现了一本《数术记遗》的手抄本,“既就录之,以补算经之缺”,于是刊印发行,这就是《数术记遗》的初刻本,现存鲍翰之所刻《数术记遗》唯一孤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徐岳在《数术记遗》开篇中告诉人们:为了逃避世事的纷扰,他曾“负帙游山,趾迹志道,备历丘岳,林壑必过”,并于泰山谒拜了“博识多闻、偏于数术”的刘会稽(名洪)。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刘会稽问天目先生:“为算之体,皆以积为名,为复更有他法乎?”天目先生告诉他:“隶首注术,乃有多种。及余遗忘,记忆数事而已。其一积算,其一太一,其一两仪,其一三才,其一五行,其一八卦,其一九宫,其一运筹,其一了知,其一成数,其一把头,其一龟算,其一珠算,其一计数”。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数术记遗》中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