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文化角度透析神户制钢所造假事件2017-11-0714:45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以下简称神钢)发表声明称,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公司旗下的四家日本工厂所交付的铝、铜产品均存在篡改材料数据等作假行为。10月13日,神钢表示,其旗下9种铝、铜、钢铁产品也发现存在证书造假等问题,被波及的问题产品购买方增加至约500家,事态进一步严重。同时,神钢承认,从10年前就已开始伪造数据,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雇员参与其中。在神钢造假事件发生前,日本制造业就已频繁发生丑闻:此前三菱汽车、铃木汽车、高田气囊、神户牛肉先后爆出不同程度的丑闻。联系到此前几年索“”尼、松下的巨额亏损,曾经以长于细节、追求精益而享誉世界的日本制造从神坛跌落,出现问题的企业涵盖了冶金、汽车、家电、数码产品、食品等多个不同领域。而在制造业频繁暴露出问题的同时,日本在近些年处在资本风口的智能手机、IT互联网领域,也失去了曾经的光华。在进入3G智能手机时代以后,日本国内手机市场就为iPhone这样的美国产品所征服,而昔日以数码、电子产品见长的索尼、夏普等品牌,却没有诞生出像中国的小米、华为这样的可以和外资品牌相竞争的本土智能手机巨头,只能退居二三线市场。而在互联网领域,日本本土没有诞生像中国市场类似于的BAT、新浪、搜狐、网易、今日头条这样的本土互联网巨头,而为Google、Facebook、雅虎等美国公司所垄断。而与之矛盾的是日本在零部件和制造业专利上,却依然保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实力。日本企业虽然在智能手机、电视等领域被挤出了一线市场,但在液晶屏幕、摄像头、半导体等零部件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夏普和JDI的屏幕、索尼的摄像头、村田制作所生产的电容,不仅为iPhone,也为三星、小米、华为等世界主流智能手机所广泛采用。为何会产生这种矛盾的现象?笔者想从经济和文化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日本企业为何近些年在直接面向消费者领域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反应迟钝、缺乏竞争力。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这些解释可以归结为三类:1.“”日圆升值说: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长期陷入停滞,经济的长期停滞造成了日本制造业的衰落。对此,笔者认为广场协议确实是造成日本经济破灭的主要诱因,但不足以解释日本在制造业领域出现的所有问题,更无法解释日本企业为何在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