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雅资源网https://www.babyxy.cn更多资源请登录学魁网http://www.xuekuiw.com第六讲:中国近代1895—1912一、政治考点一【边疆危机】考法一:塞防与海防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主张塞防各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同时认为西方国家“专在通商”。这一争论反映了A.近代外交观念的萌芽B.清廷准确判断时局C.清朝政府内部的分裂D.清政府国力的衰微考法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行省,正式废除了从1760年统治新疆以来一直实行的间接统治方式和传统的民族隔离政策,使新疆地区脱离了藩部体制。这一举措体现出清政府A.重视边疆地区开发B.力图加强对地方政府控制C.关注民族地区发展D.尝试建设近代多民族国家考法三:中法战争晚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取得镇南关大捷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C.法国军队在③偷袭军港,炸毁造船厂D.日军在④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考点二【甲午战争】考法一: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1894年《申报》报道:“日本蕞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而“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该报道表明A.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馨雅资源网https://www.babyxy.cn更多资源请登录学魁网http://www.xuekuiw.comB.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C.营造维新变法的氛围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国人的民族意识尚未完全形成B.东南互保使南方免于战争C.清政府的战前动员工作力度不足D.战争结果并未影响中国全局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发动舆论战,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提出“日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