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消费与投资本章主要内容居民消费•我国居民消费的现象•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理论企业投资•我国宏观投资的结构变化与效率改进•企业投资的基本理论12.1居民消费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事实:总量方面: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储蓄率不断上升;结构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食品消费占比下降,“恩格尔定律”(Engel’sLaw)成立(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与改革之初相比下降了21.3%,农村则下降了28.4%)图12.1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有关数据计算绘制。12.1居民消费消费基本理论(1):静态最优与消费结构考虑个人最优问题:121212,1122,ln1ln..CCCMaxUUCCCCstPCPCY由一阶条件120,0UUCC,推导可得:11221CCPCYPCY即某类商品消费支出是全部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2.1居民消费消费基本理论(1):静态最优与消费结构图12.2两种商品的消费者选择这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段时期内某类商品的消费比重相对稳定。比如假定商品1为食品,商品2为非食品的其他消费,结合我国的数据,可以说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α基本稳定在38%左右,而农村居民家庭的α基本为47%。这个模型无法解释:(1)参数α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为什么收入水平高时α代表的恩格尔系数会较低?(2)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CY12.1居民消费12.1居民消费考虑个人最优问题:1212,21lnln..1CCMaxUCCCstCYr由一阶条件可得:211,,,1111YCsYrYCS每个人的消费都与收入成正比,同时社会总储蓄率s为一个小于1的常数。支持凯恩斯对总消费和总储蓄的假定12.1居民消费消费基本理论(2):动态最优与储蓄决策图12.3跨期消费者选择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机制。若利率水平升高,r上升一方面意味着储蓄的收益增加,一生的总收入上升,会同时刺激当前和未来的消费(A到B),可能导致储蓄下降;另一方面,r上升也意味着C1与C2的相对价格上升,也就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上升,这会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表现为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B到C)。因此,最终的净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哪个更强,哪个占主导。12.1居民消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