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初级琶音与颤音「琶音奏法」(Arpeggio﹐除了表示琶音奏法外﹐尚含有分散和音的意思存在)﹐通常是指一个和音﹐如拨奏竖琴一般﹐依其指示由下或由上﹐迅速顺序吹出各音的一种奏法﹐所以有人说:「琶」同「爬」。常见的琶音奏法﹐大都是由和音下面的音往上依序吹出﹐记号表示如下:按我就可以听到我吹的声音喔!!!!注意事项:1.琶音奏法虽然简单﹐但仍然有规则可循﹐琶音的音阶一定要在起始音与终止音之间。2.吹奏时﹐头不要动﹐以手来拉动﹐且气不可断掉。3.琶音的速度不可慢﹐如果主音为一拍﹐那么当他记上琶音奏法的记号时﹐琶音加上主音总共为一拍。4.琶音的音阶﹐不一定全都是吸或吹﹐也有可能是吹吸相间。「初级颤音」(Trill)对复音口琴而言﹐吹奏方法是以左手虎口辅助支撑口琴﹐以右手手腕快速推拉口琴﹐让主音及上二格的音﹐快速、均匀且连续的出现。例如:1的初级颤音吹成131313132﹐的颤音吹成24242424。奏法记号为按我就可以听到我吹的声音喔!!!!※左手固定不动﹐并支撑着口琴﹐右手则左右推拉﹐制造两音急速交换出现的颤音效果注意事项:1.建议初学者先以头不动﹐只动手部来作颤音效果。2.左手固定不动外﹐还要支撑着口琴﹐以利右手推拉口琴的滑动性。3.原音的历时较长﹐且速度缓慢时﹐可称之为”长颤音”;反之﹐则称之为”短颤音。不管是长暂音或是短颤音﹐都没有硬性规定要演奏多少个音符﹐一般都是以十六分或三十二分音符来演奏。4.初级颤音对于初学者会造成较大的困难是﹐不容易在快速推拉演奏中﹐准确无误的将两音平均的奏出﹐解决办法只有三字真言─「多练习」。※对于颤音及琶音的讨论1.目前口琴界对于琶音奏法的记号﹐几乎都是停留在只有弯弯曲曲的纵线﹐笔者可以接受如果不标明起始音及终止音时的琶音﹐视其弯曲纵线的方向﹐以高八度或是低八度来作琶音﹐如果连纵线也没标明方向的话﹐就直接看成上行琶音。2.为了迁就吹吸音的关系﹐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同是吹音的八度音阶﹐或是吸音的八度音阶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乐曲都是长这个样子﹐笔者之所以主张要在琶音记号旁注上起始音与终止音﹐就是希望编曲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忠于原曲的音乐性﹐把正确的琶音标示出来﹐甚至把所有琶音的音阶都标出来﹐以便要求琴友奏出正确的乐音。3.对于颤音的解释﹐笔者除了翻阅许多乐理书籍及请益各方专家﹐并无统一的结论﹐盖因颤音的形成原因太多了﹐无法对于颤音理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虽然无法定义﹐但总有一些是大家所认同的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