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用、信用风险与信用管理第一节信用第二节信用风险第三节信用管理本章主要内容信用信用风险信用管理信用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用的产生于信用形式的演进信用主体及活动内容信用的作用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的分类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信用管理的内涵信用管理的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不同主体信用管理的内容信用管理的作用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信用风险信用管理政府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个人信用管理第一节信用一、信用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一)信用内涵的界定1.信用内涵的不同解释《大英百科全书:一方(债权人或贷款人)供应货币、商品、服务或有价证券,而另一方(债务人或借款人)在承诺的未来时间里偿还的交易行为。《辞海》做了三种解释:“信任使用”;“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它的信任”;“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教科书: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商品的赊销、货币的借贷、存款等。2.广义的信用与狭义的信用•信用从理论上看有两层涵义:一是伦理道德信用;二是契约经济信用•广义的信用既包含伦理道德信用,又包含契约经济信用,体现了信用主体的诚信道德、遵守规则、践诺履约。•狭义的信用即基于经济价值判断的信用范畴,拓展1-1:诚信、信用和信誉•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自己对他人的承诺,是一种行为规范。内生•信誉:指声望和名誉,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形象标识。外生•信用:反映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过程。互生(二)信用的基本特征•1.信用具有契约性•2.信用具有社会性•3.信用具有标识性•4.信用具有伦理性•5.信用具有风险性二、信用的产生与信用形式的演进•前提条件:财产私有•物质基础:商品交换信用关系形式:赊销预付、货币出借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借贷——货币借贷个别借贷——普遍借贷(一)信用的产生(二)信用形式的演进•1.早期简单的信用形式•2.现代主要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个人信用三、信用主体及活动内容•信用主体指信用关系的当事人。•西方国家–法人主体:政府、工商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非法人主体:主要指消费者个人。•我国:–法人主体还有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一)政府信用•政府信用指以政府为授信方或受信方而产生的信用关系。政府既是信用活动的主体,又是信用监管的主体政府部门的信用活动是指中央政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