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教学要求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基础上,本章将分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其目的是揭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运动,探讨如何保持二者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平衡,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教学要点第一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教学要点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一)社会总产出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资源的供给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周而复始不断地运行,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的总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相应地,生产社会总产品的部门可分为两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教学要点分析社会总产出,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社会总产出的总量即其价值构成,可用一系列总量指标来衡量,如社会总产值、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等。社会总产出的结构即其生产门类划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产业结构和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教学要点(二)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广义的社会总供给,是包括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以“总产出”为代表。狭义的社会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可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来表示。考察宏观经济运行,除特别说明外,一般都指狭义社会总供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还应加上进口值和出口值的差额。教学要点(三)决定社会总供给总量的因素社会总供给的总量即其规模或水平,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第一,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第二,供给结构的变化。第三,市场价格水平。第四,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第五,经济体制和一国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等。教学要点(四)决定社会总供给结构的因素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其决定因素主要有:第一,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第二,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第四,产业结构政策。社会总供给结构的另一个方面是地区结构,即生产力的地区布局。教学要点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决定因素(一)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