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十章投资理论高等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第十章投资理论•第一节有效市场假说•第二节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第四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五节因素模型•第六节套利定价模型本章内容•本章提要:1990年,马科维茨、夏普和默顿.米勒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对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开拓性研究,为投资者、股东及金融专家们提供了衡量不的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开拓性研究包括有效市场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创设和研究,后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缩写CAPM)又经过米勒(M.H.Miller)、罗斯(S.A.Rose)等人的发展建立了套利定价模型;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法马获奖的原因是其在1970年首次提出了金融市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上述经济学家的研究都阐述了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如何决定的理论,并且跳出了定性分析及规范经济学的框架,由定性转向定量,由规范经济学转向实证经济学,今天这些成果对人们的投资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章重点:1.有效市场假说;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本章难点: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第十章投资理论本章知识结构图第一节有效市场假说一、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二、有效市场假说的分类三、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检验四、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议五、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一、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有效市场是指这样的市场,其资产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以得到的有用信息。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前提:(一)证券市场具有大量理性投资者,他们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能够对证券价格做出理性的预期与评价。(二)若市场中存在非理性投资者,只要这些投资者的交易是随机的,他们的交易将在彼此之间相互抵消,尽管非理性投资者之间交换证券会引起大量的市场交易,却不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价格仍将趋近于其内在价值。(三)若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是相关的,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也会消除他们的行为对价格的影响。有效市场假说隐含的充分条件:•(1)市场参与者众多,而且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2)无摩擦市场,即交易成本为零,没有税收与其它任何限制性的管理,所有资产完全可分割和可销售;•(3)信息获取是无成本的,所有交易参加者都能同时得到影响价格变化的信息;•(4)所有市场参与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