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专题班赵老师易错题、新题、难题汇编(1)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总结这些易错点,了解新考法,并回家及时复习!选择填空题1、(黄埔8)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可行的方法是在A.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液体D.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2、(黄埔15)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足够大且保持不变。若电路中出现了断路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①电键S闭合后,(19)电表示数可能为零(选填“A”、“V”或“A和V”)。②在电路中添加一只完好的小灯,连接在a、b、c三点中的两点。当小灯连接的是(20)两点时,闭合电键S后,若小灯(21)(选填“发光”或“不发光”),就能判断是R1断路或R2断路。3、(黄埔).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水平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且掷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就越远(划线语句A)。于是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图6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划线语句B)。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①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文中划线语句(22)(选填“A”或“B”)。②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23)。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人造地球卫星等。4、(静安15)为方便黑夜开灯,家中可安装一种带有指示灯的开关,如图6(a)所示。这种开关是由一个指示灯和一个电键S构成。将该开关和照明灯连入电路,如图6(b)所示。请根据以下工作特点,对有关电路元件进行判断。①当电键S闭合时,电路中的照明灯正常发光、指示灯不发光,则图6(b)电路中的灯L1是(21)(选填“照明灯”或“指示灯”)。②当电键S断开时,电路中的照明灯不发光,指示灯正常发光,说明此时指示灯的电阻(22)照明灯的电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照明灯的额定功率(23)指示灯的额定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