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温度专题知识点总结一、热传递1.热量:所有物体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在某个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只能是传递了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有多少热量。吸热就是物体吸收外界热量的过程,放热是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的过程。2.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差。温差消失,热传递消失。(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①热传导:热从物体的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热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把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大部分金属都善于传导热;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成为热的不良导体,例如木头、玻璃、陶瓷等。②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衡的过程。③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能量,沿直线传播,温度越高,辐射越强。黑色表面的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的强。二、热膨胀:1.定义:一般物体会在温度升高时膨胀,温度降低时收缩。即热胀冷缩。在相同条件下(初始温度相同、初始体积相同、温度改变相同),气体的膨胀最明显,液体和固体都很小。2.水的反常膨胀:水在0℃—4℃之间是反热胀冷缩,0到4℃之间,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温度降低是体积增大。即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三、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的物理量,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2.温标:常用的有摄氏温标(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开尔文K),华氏温标(华氏度℉)3.摄氏温标: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100℃均分成100份,零下和100℃以上的温度都由此拓展。常见温度:(1)正常人体体温36.5~37℃(2)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100℃(3)人感觉舒适的温度20~25℃(4)洗澡时适宜的水温40℃(5)冰箱冷藏室温度4℃(6)中国最低温城市漠河-52.3℃(7)中国最高温城市吐鲁番47.8℃4.摄氏度的写法和读法:0℃以上的,写成“数字+℃”,读作“**摄氏度”,不能读作“**度”;0℃以下写成“负号+数字+℃”,读作“零下**摄氏度”或者“负**摄氏度”。5.热力学温标和华氏温标只做了解就行,但是要记住①t=T-273(t是摄氏度,T是热力值),每1K和每1℃大小相等,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