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力学中的三类图像问题(运动学图像、动力学图像、功和能图像)一、运动学常规图像一、基础知识要记牢(1)高考中关于动力学问题的图象主要有x-t图象、v-t图象、F-t图象等。(2)在v-t图象中:①“点”的意义:图象上的任一点表示对应时刻物体的速度。②“线”的意义:任一段线段在v轴上投影,则影长表示在对应时间段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③“斜率”的意义:“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④“面积”的意义: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位移。⑤“截距”的意义: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出发时的速度,横轴截距表示物体出发时距计时起点的时间间隔或速度为零的时刻。二、方法技巧要用好(1)首先弄清图象纵、横坐标的含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2)利用图象分析动力学问题时,关键要将题目中的物理情境与图象结合起来分析,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求解或作出判断。(3)弄清图象中斜率、截距、交点、转折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从而充分利用图象提供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读懂图象三步走第一关注横、纵坐标(1)确认横、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2)注意横、纵坐标是否从零刻度开始。(3)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不能忽视。第二理解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1)图线的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况。(2)面积:由图线、横轴,有时还要用到纵轴及图线上的一个点或两个点到横轴的垂线段所围图形的面积,一般都能表示某个物理量。如v-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3)截距:图线在纵轴上以及横轴上的截距。第三分析交点、转折点、渐近线(1)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2)转折点: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对解题起关键作用。(3)渐近线:往往可以利用渐近线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例1.(2020·山西太原市高三期末)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增大C.在0~t0时间内,乙平均速度的值大于甲平均速度的值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相同【解析】: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减小,选项B错误;在0~t0时间内,乙的位移为2x0,甲的位移为x0,乙平均速度的值(乙=)大于甲平均速度的值(甲=),选项C正确;在0~2t0时间内,甲发生的位移是-2x0,乙发生的位移是2x0,负号说明两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