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初三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在太阳系中,月亮是地球的A.恒星B.行星C.彗星D.卫星2.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相同材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3.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橙光B.黄光C.绿光D.紫光4.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能取火B.锯木头锯子发烫C.晒太阳可以取暖D.两手摩擦能发热5.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B.奥斯特C.焦耳D.牛顿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A.1.2米B.2.4米C.3.6米D.6米7.物体从距凸透镜24厘米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透镜16厘米处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8厘米B.10厘米C.12厘米D.16厘米(a)图1(b)0541236甲车s/米0.61.21.82.4t/秒t/秒乙车54123600.91.82.73.6s/米28.如图2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A.m甲<m乙B.ρ甲>ρ乙C.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我国家庭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均为________伏;标有“1KW”字样的空调器,连续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度;发电站通过________输电线路将电能传送到全国各地(选填“高压”或“低压”)。10.如图3所示,运动员借助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同时撑杆帮助运动员向上跳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运动员跃过栏杆下落过程中,因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变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1.春天走进公园闻到百花香,说明分子在________;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来适当降低周边地区夏天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