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关键词氟苯尼考flor基因耐药性传播机制抗生素在目前国内的畜禽水产养殖条件下,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剧和蔓延,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由此带来的耐药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及公共卫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的氟化衍生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市的动物专用抗生素,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副作用和使用安全的特点,可用于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感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畜禽由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也可用于控制敏感菌引起的鱼虾疾病,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但由于临床使用不当,其耐药菌株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报道也不断出现。Kim、Lance和Keyes等相继报道了从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分离到了耐氟苯尼考菌株并分别克隆到了其耐药基因flor[1-3]。近年来,鸡源、牛源和猪源大肠杆菌的耐氟苯尼考flor基因也相继报道[4-9]。最近有报道称,临床上发现了对氟苯尼考耐药的人源大肠杆菌[3],人源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表明细菌的耐药性能够在不同动物(包括人类)之间进行传播。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其Flor耐药基因作一综述,以期探究应对其耐药性的传播可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1氟苯尼考的研究现状氟苯尼考(Florfenicol)是美国先灵-葆雅(Schefing-Plough)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其化学名称为D(+)-苏-1-对甲砜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在结构上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很相似,氟苯尼考分子以氟原子代替了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中都存在于丙烷链C3位上的羟基,结构的修饰使氟苯尼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其同系物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兽用抗生索之一[4]。氟苯尼考的抗菌机理与氯霉素相同,主要是与细菌70S核蛋白体的50S亚基上的A位结合,阻碍肽酰基转移酶的转肽反应,抑制肽链的延伸,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5]。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米,氟苯尼考己开始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主要用于治疗牛、猪、禽及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伤寒沙门氏菌等)。但随着用药的增多,临床上细菌对此药的耐药性问题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