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稳定性(庞氏骗局)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概述美国经济学家海曼·P·明斯基(HymanP.Minsky)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Hypothesis)开了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先河。明斯基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Hypothesis)的形成始于1963年明斯基在任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时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它”会再次发生吗?》(“它”指大危机)。以此文为出发点,明斯基在随后三十年中出版的各种论著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今天为众多文献广泛引用的“假说”。由于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版本各异,甚至引喻失义的情况。鉴于此明斯基在1991年整理出一个逻辑完备的标准文本(Minskey,1991)。金融不稳定假说的主要观点明斯基着眼干经济繁荣与紧缩的长期波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固有的(inherently)不稳定性。明斯基强调投资在经济中的角色,强调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认为经济的不稳定集中体现在金融的不稳定上。明斯基从微观层面上论述了投资与金融之间的联系,指出扩张的资本资产和综合、复杂的金融系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扩张伴随着“现在的货币(persentmoney)”与“未来的货币(futuremoney)'’之间的交换。现在的货币用来投资、生产产品,未来的货币是利润,这些利润将增加资本资产。对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所产生的负债是在确定日期支付货币的承诺,银行在这一支付承诺中处于中心地位。货币首先从储户流向银行,从银行流向企业,然后从企业流向银行,从银行流向储户。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之间的交换,开始是为投资项目所进行的融资,随后是兑现在融资合同中确定的承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关系沟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未来的货币实际上是预期的收入。明斯基认为对利润的预期同时决定着融资的流量和融资的市场价格,利润的实现决定着融资合同中的承诺能否兑现,即能否偿还债务。明斯基认为投资决定利润。明斯基吸收了Kalecki-Levy关于总需求结构决定总利润的观点。在一个只有资本家(利润的获得者)和工人(工资的获得者)的简单模型中,总利润=总投资;在加入政府的模型中,总利润二总投资+政府赤字。对利润的预期依赖于未来的投资,利润的实现由投资决定。明斯基把他的“金融不稳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