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By金秀儒物理三班Pb05206218PAGEI实验题目: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学号:PB05206218姓名:金秀儒实验目的:是学习和掌握与物质对射线吸收的有关知识和实验方法,测量吸收曲线并求出β射线的射程和最大能量。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计数管、定标器等仪器的了解。实验仪器:G-M计数管、放射源、薄铝箔、厚铝箔。实验原理:当一定能量的β射线(即高速电子束)通过物质时,与该物质原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由于能量损失,强度会逐渐减弱,即在物质中被吸收。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种:第一,电子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原子激发或电离,电子以此种方式损失能量称为电离损失。电离损失的能量损失可由下式给出:此式适用于非相对论情况,式中v为电子速度,N、Z、I分别为靶物质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原子序数、平均激发能。由此看出,电离损失的能量与入射电子的速度、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的平均激发能等因素有关。第二,电子受物质原子核库仑场的作用而被加速,根据电磁理论作加速运动的带电粒子会发射电磁辐射,称为轫致辐射,使电子的部分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称为辐射损失。这主要在能量较高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辐射损失式中m、E分别为入射电子的质量、能量,Z、N分别为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除以上两种能量损失外,β射线在物质中与原子核的库仑场发生弹性散射,使β粒子改变运动方向,因电子质量小,可能发生比较大角度的散射,还可能发生多次散射,因而偏离原射束方向,使入射方向上的射线强度减弱,这种机制成为多次散射。如果散射角超过90,这种散射称为反散射。β射线通过物质时主要以上述三种相互作用方式损失能量使强度减弱。发生三种相互作用PAGEII的概率与β粒子的能量、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等因素有关。考虑一束初始强度为I0的单能电子束,当穿过厚度为x的物质时,强度减弱为I,其示意图强度I随厚度x的增加而减小且服从指数规律,可表示为式中μ是该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实验指出,不同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有很大的差别,但随原子序数Z的增加,质量吸收系数(ρ是该物质的密度)却只是缓慢地变化,因而常用质量厚度来代替线性厚度x,原子核β衰变放出高速电子的同时,还放出中微子,因此放出的电子并不是单一能量的,而是具有各种能量分布的连续能谱,因此β射线的吸收曲线并不精确地服从指数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一最大能量Emax,不同的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的电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