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同步精选练习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达标检测(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故B正确。2.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时,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会停止运动【答案】A【解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故A正确;没有力作用,物体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3.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才能向上弹起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倒退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旋转D.发射火箭时,火箭向下喷气,使火箭上升【答案】B【解析】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倒退,这不是反作用力的应用,而是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其他选项都利用了反作用力。4.有一位外国探险家,到中国进行探险,有一次,他对所到的目的地的地形情况不了解,因此走路非常小心,慢慢前行,由于走进了沼泽地,突然这位探险家往下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突然下沉时,由于人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所以这两个力平衡B.因为此时人在下沉,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于人对沼泽地的压力C.在人慢慢行走的过程中,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人下沉的原因是因为重力大于人受到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当人突然下沉时,人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人受到的支持力,故D正确,A错误;人受到的支持力与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B错误;人行走时受地面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