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课题电场电场强度(第1课时)单元9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9章第3节的内容,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本节主要由“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线”“匀强电场”几部分内容组成。本节我们共分为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们主要讲“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这部分内容。教书定义电场强度的设计思路是:在一个电荷附近的任何一点,检验电荷会受到静电力的作用,静电力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与该检验电荷的电荷量无关,说明比值反映了空间的某种性质,于是就定义了电场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场强度概念引入的同时也定义了电场。教学中可以提出电场的物质性,但不必过分强调,原因是学生对电场的存在还缺乏感性认识,他们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能逐步认识。这里只要求学生通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来检验其存在,了解电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知道电场具有确定的性质,它对位于电场中的电荷施加作用力。其他方面不要求做进一步的拓展。另外,对电场强度的理解需要明确的还有:它不依赖于电场中是否有检验电荷,也不依赖于检验电荷的性质。学生应该知道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理解其矢量性和叠加性,并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场的概念,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定义,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以及场强方向的规定。2、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及电场的叠加。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在电场强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比较的是相同电荷量的试探电荷受静电力的大小,采用的是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比值定义包含“比较”的思想这一物理观念。科学思维: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初步认识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培养学生对物质的认识观。发展对物理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重点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