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课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掌握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可以先保持F不变,研究a和M的关系,再保持M不变,研究a和F的关系.三、实验器材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片和纸带、小车、小盘、电磁打点计时器、天平、砝码、刻度尺、导线.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按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3.在木板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移动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拖着纸带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4.小盘绕过滑轮系于小车上,先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完点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5.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重复步骤4三次.6.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7.作aF的图像,若图像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证明加速度与力成正比.8.保持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4和6,作a图像,若图像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五、注意事项1.牵引小车的砝码应有10g、20g、50g等规格。没有小规格砝码,可用沙桶装沙替代,质量用天平称量。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小车质量为200g,两车上面均可加100g左右的砝码。保持其中一个小车所挂砝码不变(如20g),另一小车所挂砝码逐渐加大,但不要过大。砝码质量过大,会使图象线性变差。3.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一车质量固定为300g,另一车质量可自200g起,逐次增加砝码至。牵引小车的砝码以为宜。小车质量过大,夹子不容易夹住车后拖线,造成位移误差。4.小车后所系线绳要用适当粗些的棉绳,当夹子夹住线绳时不会滑动。如果用表面较光滑的尼龙绳,当夹子闭合时线绳还会被小车拖一段距离才会停住。解决的办法可在尼龙绳上擦一些松香,以增大线绳与夹子之间的摩擦力。5.选择口宽、弹力大的夹子,使夹子张开和闭合动作要迅捷有力。动作缓慢,会使某些夹子张开夹口时两侧张开的程度不一样,张开较小的一侧所控制的小车拖绳受阻,影响到小车运动。6.注意小车运动停止的位置不能与定滑轮相碰。实验中如果小车碰到定滑轮才松手让夹子夹住拖线,则与定滑轮相碰的小车位移偏小而产生误差。六、实验误差分析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