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声速的测量实验目的: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的方法,用干涉法(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实验原理:(一)为什么选择超声波进行测量。在弹性介质中,频率从20Hz到20kHz的振动所激起的机械波称为声波,高于20kHz,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104Hz-5×108Hz之间。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比较方便。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它是非电量电测方法的一个例子。实验装置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f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当时称为波腹当时,称为波节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相位法测波长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2x/其中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实验记录实验仪器及规格YB16380.3KHz~3MHz函数信号发生器游标量程30cm精度0.02mm实验温度前22.5℃实验后温度22.8℃谐振频率34.65KHz实验步骤1检查仪器2调节超声发生器,使发射平面与游标垂直3调节超声接收器,使接收面与发射面平行4连接函数发生器与超声发射器,连接超声接收器与示波器5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的简谐波产生最大振幅,即发生谐振。找到谐振频率6改变接受器的位置,用驻波法,相位法测量实验要求的点的坐标,并记录。7实验数据处理。实验一驻波法测量声速实验次数123456789游标读数/cm9.4089.91010.42010.93211.44211.94812.45012.96013.472实验次数10111213141516游标读数/cm13.97614.48014.99215.50016.01016.51817.030实验二相位法测量声速实验次数12345678910游标读数/cm11.95212.97013.98214.99416.00017.01018.02219.03020.04021.048数据处理(一)计算实验室温度下声波理论速度由实验记录实验温度前22.5℃实验后温度22.8℃知实验平均温度由273K时空气中声速为实验室温度下声速理论值(二)驻波法测量声速的游标读数处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