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师版)一、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难点动能定理重点动能定理的应用重点二、知识点解析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这种能量即为动能.2.动能的公式首先,我们设计这样的物理情景:一物体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W=Fs,根据动力学规律可以推导出:这表明,物体的动能(一般用符号表示)可量化为:3.动能的理解(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J).1kg·(m/s)2=1N·m=1J.(2)动能是状态量.对于给定的物体(m一定),某状态下速度的大小决定了该状态下的动能.(3)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总大于(v≠0时)或等于零(v=0时),不可能小于零(无负值).(4)动能是相对量(因速度是相对量).参考系不同,速度就不同,所以动能也不同.(5)动能的变化,又称动能的增量,是指一个运动过程中物体末状态的动能Ek2(对应于速度v2)与初状态的动能Ek1(对应于速度v1)之差.4.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增量).这个结论即为动能定理.5.动能定理的理解(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则动能定理中的“功”指的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亦即合外力做的功.(2)因外力做功可正、可负,所以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因而定理中“增量”一词,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确切含义应该是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数值可正可负.(3)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动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改变量.(4)动能定理描述了力作用在一段位移上(空间积累)的效果是产生动能变化,其实质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5)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它只涉及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功,计算十分方便.6.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恰当选取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确定初、末状态;(4)求出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中各力对研究对象所做的总功;(5)计算研究对象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动能增量;(6)建立动能定理方程、解方程、做必要的讨论.三、考查方向题型1:对动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典例一: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物体的动能不能为负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