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光栅与三维全息19系04级姓名王承乐日期2006年3月24日、31日学号PB04204051实验目的:初步了解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并拍摄物体的三维全息图和制作全息光栅。实验原理:一.全息图种类很多,制作过程要分成两步来完成:1.波前记录――干涉法记录全息图由于所有的记录介质只能对光强有响应,因此普通照相机利用直接成像的方法,只能记录下光波的振幅信息,为了记录物体发射光波的相位信息,应当利用光的干涉效应。因此在拍摄全息图时除了物光波外还必须有一束参考光波,这两束光波应当具有良好的相干性,以便记录下清晰的干涉条纹。一般拍摄离轴全息图(也叫作菲涅耳全息图)的光路图:图一三维全息图记录光路取物体上的某一个发光点O,并取全息干板平面为坐标平面,如图一所示,设物点O的坐标和参考光点R的坐标分别为和,则:平面上物光的复振幅分布为;平面上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为;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在Oxy平面上干涉叠加后的光强为一般最常用的是全息干板(卤化银乳胶涂布的超微粒干板),用振幅透射率来表示平面全息图特性,一般是一个复函数的形式:。图二全息图的形成、曲线在上式中如果与无关,是一个常数,就称为振幅型全息图。如果与无关,是一个常数,就称为相位型全息图。如果两者都与有关,就称为混合性全息图。全息照相干板的特性可以用图二所示的曲线来表示。其中为振幅透射系数,为曝光量。因为曲线只在中间一段近似为直线,所以对于不同的曝光量(光强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可以完成不同的记录——线性记录和非线性记录。一般记录时取曝光量在的位置,并控制参、物光强比为的范围,这样就可以实现线性记录。在线性记录的条件下,有:为曝光时间,为总光强,和为常数,等于图二中线性区的斜率。于是得到拍好的全息图的复振幅透射率:2.波前再现――用全息图使原光波波前再现设再现用的照相光波在平面上的分布为:此再现光波经过全息图后衍射波的复振幅分布为:由于第一项较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即得到全息照相的基本公式:式中第一项代表直射光,第二项代表原始像,第三项代表共轭像。对有许多物点组成的物体,,所以:这叫做晕轮光。当物体较小时它的空间频率不高,在拍摄全息图时,取稍大一些的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就可以避开它的影响,观察到清晰的原始图。实验内容与分析:一.全息光栅如图三所示来布置光路:图三拍摄全息光栅的光路1.要点:(1)分束板采用反射率的平晶。(2)使两个扩束镜(显微物镜)的位置相对于全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