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0分析处理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方法其中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2.求合力的方法(1)平行四边形定则若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合,然后求加速度.(2)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把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二、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中的图像问题1.常见的图象形式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象是位移图象(x—t图象)、速度图象(v—t图象)和力的图象(F—t图象)等,这些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2.图象问题的分析方法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去解题.三、牛顿个定律的应用——超重、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悬绳对悬挂物的拉力或支持面对被支持物的支持力FN-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悬绳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FN’=mg+ma,如物体重力增加了ma一样,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悬绳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FN’=mg-ma,如物体重力减轻了ma一样,这种现象称之为失重。当a=g时,物体对悬绳拉力或对支持面压力完全消失,如物体没有重力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由此可看出,超重的实质是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表现为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比重力大。失重的实质是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表现为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比重力小。因此,物体是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只取决与于物体加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处于超、失重状态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由于处于超、失重状态下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再等于重力,因此依据重力的影响制作的测量仪器将失效,如天平、比重计、体重计、水银气压计等。液体对浸于其中的物体浮力公式在超重状态下是F浮=ρv排(g+a),在失重状态下是F浮=ρv排(g-a)。利用超、失重的规律,去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关的物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要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