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共振第1页共7页林盛(PB06210445)铁磁共振实验报告成绩:88组别:69组院系:0611姓名:林盛学号:PB06210445实验题目:铁磁共振实验目的:学习用传输式谐振腔法研究铁磁共振现象,测量YIG小球(多晶)的共振曲线和g因子。实验原理:铁磁共振:在微波波段,只有铁氧体对微波吸收最小。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铁磁性物质从微波磁场中强烈吸收能量的现象称为铁磁共振。当外加稳恒磁场B时,铁氧体对微波的吸收剧烈变化,在处吸收最强烈,成为共振吸收,此现象极为铁磁共振。这里为微波磁场的角频率,为铁磁物质的磁旋比。铁磁共振试验通常采用谐振腔法,该法灵敏度高,但测量频率较窄。本试验用传输式谐振腔,其传输系数与样品共振吸收的关系简单,便于计算,但难以用抵消法提高灵敏度。将铁氧小球置于谐振腔微波磁场的最大处,使其处于相互垂直的稳恒磁场B和微波磁场中,保持微波发生器输出功率恒定,调节谐振腔或微波发生器,使谐振腔的频率与微波磁场的频率相等,当改变B的大小时,由于铁磁共振,在谐振腔始终调谐时,在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为:(为腔的品质因数)。因而的变化可通过的变化来测铁磁共振第2页共7页林盛(PB06210445)量。然后通过P-B曲线可得。必须注意的是,当B改变时,磁导率的变化会引起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变化(频散效应),故实验时,每改变一次B都要调节谐振腔(或微波发生器频率),使它与输入微波磁场的频率调谐,以满足上式的关系,这种测量称逐点调谐,可以获得真实的共振吸收曲线,如图2.3.2-5,此时,对应于B1、B2的输出功率为式中P0、Pr、和P1/2分别是远离共振点、共振点和共振幅度半高处对应的输出功率。因此根据测得曲线,计算出P1/2,既能确定出。试验时直接测量的不是功率,而是检波电流I。以上部分不需要,属于预习部分实验仪器:微波发生器,隔离器,定向耦合器,晶体检波器,微安计,谐振腔,铁氧体小球,精密衰减器,磁铁,示波器。实验步骤:1.用波长表测微波频率1)给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预热30分钟。2)调节波导上衰减器,使电流为50μA。3)调节波长表,使电流读数最小,读出波长表读数,测量6次。4)把波长表调离,即远离共振区。2.用非逐点调谐法测I-B曲线1)把谐振腔样品部分放入磁场中心。2)接好磁场的连线,调节“磁场”旋钮,改变励磁电流的的大小,记下励磁电流和波导电流,得它们的曲线关系。3)反相调节励磁电流旋钮,测得另外一条曲线。4)根据测得的两条曲线,求出的值。3.用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