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最后一页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投资科普负利率目标制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刘华峰S0190511070003021-38565743liuhf@xyzq.com.cn#assAuthor##relatedReport#相关报告投资要点#summary#按照传统理论,降息将宽松货币提高通胀。然而,日本以降低利率为途径的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为何不能实现通货膨胀的提高呢?“负利率目标制”理论认为,若非供给受到限制,从长期看决定价格的是成本而非供求,降低利率将使组成商品价格的名义资金成本下降,因而将降低名义价格,因此,日本持续的降息措施并没有导致通胀提高,反而降低了通胀,使得QQE设定的2%以上的通胀目标无法实现。不过,“负利率目标制”理论认为,日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2%的通胀目标,只需将货币政策利率设定为最优的“负利率目标”,通货膨胀的波动不应由中央银行控制。#title#兴业证券投资科普之八:日本量化与质化宽松货币政策(QQE)的逻辑错误#createTime1#2017年5月9日请阅读最后一页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2-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正文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危机之后的日本,通胀持续处于较低位置,甚至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通缩。2013年1月22日,日本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框架下的价格稳定目标”,设定了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同比变化2%的目标。为了达成2%的通货膨胀目标,日本央行于2013年4月提出量化与质化的货币宽松政策(QQE),此后又对QQE进行了延伸及增加了辅助措施以加强货币宽松,2016年1月开始甚至引入了负利率。然而,很遗憾的是,尽管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宽松政策,日本央行并没能实现原定的通货膨胀目标。2016年9月,日本央行对2013年实施QQE以来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评估,然而,评估结果显示,将通胀目标提高到2%的货币政策目标并没有达成,日本央行的解释是,“在银行试图将通胀预期提高至百分之2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率由于原油价格下跌等各种外在因素而下降,在此情况下,由于适应性机制在日本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通胀预期下降,这似乎是阻碍实现百分之2的物价稳定目标的主要因素。”由于2%的通胀目标未能达成,在全面评估之后,日本央行认为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更有力的方式提高通胀预期,因此,在2016年9月提出了加强货币宽松的新框架—收益率曲线控制QQ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onetaryEasing(QQE)withYieldCurveControl,发布于2016年9月21日)。首先,银行决定采取承诺,允许通胀超过价格稳定目标,即将价格稳定目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