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汉、英语间基本差异1.1词句组合搭配上的差异汉语的方块字就是一种“因形见义”的文字,是汉民族“具象思维”的产物。“因形见意”形成了汉语语法范畴模糊、句式结构“形散而神聚”的特性,而语义表达往往可诉诸于直接的词汇表现法,组合搭配比较灵活,词类转换无形式变化,以字成词,或以字、词直接组句的习惯古来有之,并以此形成诸多词类活用的现象。例如:“友风子雨”(视风为友、视雨为子,名词用作动词,无人称时态变化);“送往迎来”(送走去客,迎接来宾:动词变名词,无词性形态变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汉语5个小句,仅后两句出现谓语动词,这在英语中几乎不可能构成规范的句式。再如,汉语的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英语则必须与“Be”动词连用构成谓语:汉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英语:大漠的孤烟是直的,长河的落日是圆的。另外,汉语的单字拆合皆成文字,而英语则绝对不行: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称奴。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生一人(女+少=妙,人+兒(儿)=倪;言+者=諸(诸),一+人=大)汉字拆合奇妙,而英语单词虽可靠词缀增减,但却无法拆合,不然溃不成词。特别是汉语的四字句,可根据情况增减,二言、三言、五言、六言甚至七言皆可构成词句而无意义变化:1)甜甜蜜蜜——甜蜜蜜——甜蜜2)见多识广——见识广——见多而识广3)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落霞飞孤鹜,秋水共长天。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人认为,汉语四字句的形成与中国古典哲学“阴阳”辨证的美学思想有一定关系,这话不无道理。“汉语句子的阴阳对立,不在语法,而在语义,其表意有其独特之处。……两个句子是一个句群,两个阴阳就是一个四象。四象是最稳定的结构,所以古诗、绝句都采取这种结构。……阴阳结构的思维方式从组词、造句到篇章,一以贯之。一般说文章结构是起、承、转、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修辞也遵循阴阳逻辑,排比结构往往是四个,音节也是四个,成语总是凑足四个字,如用‘甲乙丙丁’四个字而不说‘甲乙丙’”(马秉义,2000),而英语则有“ABC”(基础知识)之说,仔细想来,这的确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考试点考研网www.kaoshidian.com1因而汉语在结构上易于整齐划一,利于工整对仗,加上汉语句法比较自由,句式组合靠意会,往往为求形正韵美可将非关键词适当增减,词、句意义却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