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评分:5-少年班系06级学号PB06000680姓名张力日期2007-5-28实验题目:透镜参数的测量实验目的:了解光源、物、像之间的关系以及球差、色差产生的原因,熟练掌握光具座上各种光学元件的调节并且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和透镜的球差和色差实验原理:1、符号规定总结为顺光线方向为正,逆光线方向为负。2、高斯成像公式设p为物距,q为像距,物方焦距为f1,像方焦距为f2,则有112=+pfqf空气中f2=-f1=f,则公式变成fpq111=−。3、测凸透镜焦距(1)直接法测得光线会聚点和透镜中心的位置x1、x2,则f=|x1-x2|。(2)公式法如图测得p、q,利用高斯公式进行计算。(3)平面镜反射法利用平面镜反射在物屏上成清晰的像,从而得到焦距f。(4)位移法当屏与物的距离A>4f时,有两个清晰成像的位置,记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则AlAf422−=。4、辅助透镜测量凹透镜焦距凹透镜将实物成虚像,故通过凸透镜成像后,将像作为凹透镜的物,从而在屏上得到实像,再利用高斯公式计算f。5、球差、色差当透镜的孔径较大时,从轴上一物点发出的光经过球面折射后不再交于轴上一点,引起球差;由于透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不同颜色的光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都会有所不同,形成色差。实验器材:光具座(包括光源、物屏、凸透镜、凹透镜、像屏等器具)实验报告评分:5-少年班系06级学号PB06000680姓名张力日期2007-5-28实验内容:1、调整仪器,将各个光学仪器的中心主轴对到一条直线上,调节光源亮度使其适中;2、用平面镜反射法测量凸透镜焦距,记录相关位置坐标(5次);3、用公式法测量凸透镜焦距,记录相关位置坐标(5次);4、用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焦距‘记录相关位置坐标(5次);5、测量凹透镜焦距(1次);6、整理仪器,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实验中各次测量数据如下:1、平面镜反射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物点位置坐标x0:16.0cm透镜位置坐标(5次):26.3cm26.2cm26.2cm26.1cm26.1cm2、公式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物点位置坐标:16.0cm透镜坐标y:46.0cm屏坐标(5次):60.6cm60.6cm60.5cm60.6cm60.7cm3、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物点位置坐标:16.0cm屏坐标:66.0cm透镜成像位置:大:30.1cm30.2cm30.3cm30.2cm30.3cm小:52.6cm52.7cm52.6cm52.5cm52.5cm4、测量凹透镜焦距物点位置:16.0cm凸透镜位置:32.3cm凹透镜位置:47.6cm屏第一次位置:58.6cm屏第二次位置:75.1cm数据处理(方便起见,以下数据处理时均取绝对值,正负号直接加在计算式中):1、平面镜反射法测量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