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课程设计题目:PCM编码与传输专业班级:11级通信与信息系统姓名:王杰雄学号:111120077指导教师:郭里婷摘要本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后分别进行PCM的线性和非线性编码,并对两种编码的性能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编码后的二进制码流进行BPSK、QPSK调制,通过带高斯白噪声的信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用想干解调判决出对应二进制序列,与原始的二进制序列进行比较。这部分还包括BPSK和QPSK性能的比较。关键词:PCM,线性,非线性,BPSK,QPSK引言PCM编码、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通信原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基础性内容,为了使学生加深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往往需要用实验来澄清,但是该实验的实验板在市场上没有销售,而且该实验几乎无法用硬件实现;一些替代性的实验,其实验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用功能强大的Matlab对其特性进行仿真是很有必要的.一、设计目标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针对某个特定的信源,考察线性编码和非线性编码(以A律为例)的性能,然后对编码后的二进制码流,分别采用BPSK传输以及QPSK传输,考察它们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性能。二、PCM线性编码与非线性编码根据量化过程中量化器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可以有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两种方式。均匀量化时,对编码范围内小信号或大信号都采用等量化级进行量化,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所谓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将输入变量x变换成另一个变量y,即y=f(x).非均匀量化就是对压缩后的变量y进行均匀量化,实际中,通常使用的压缩器中,大多数采用对数压缩,即y=lnx。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缩律是:µ压缩率;A压缩率。本设计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后分别进行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然后编码输出,得到如下的图形:1图1图2由图1可以看出,均匀量化:对于固定的量化电平,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恒定不变,当信号较小时,则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就很小。由图2可知,非均匀量化:信号抽样值越大,量化噪声也随着增大。在幅度较低时量化误差比均匀量化小。又两个图可知,量化噪声随着量化电平的增大而减小。三、BPSK调制实现用Matlab的randint函数产生随机的0,1序列,对其进行BPSK调制,通过带高斯白噪声的信道进行传输,然后在接收端采用想干解调:乘上载波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抽样判决,恢复2出发送端的二进制序列。图3四、QPSK调制用Matlab的randint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