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计算机组成原理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2.2CPU的结构与原理2.3PC机的主机2.4常用输入设备2.5常用输出设备2.6外存储器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2.1.1计算机的发展与作用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946年ENIAC计算机公布ENIAC(电子数字积分机与计算机):•研制单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用途:军事计算•运算速度:5000次/秒•体积价格:170平方米,30吨,140千瓦,40万美元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的分代(按使用的元器件)第一代(约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速度:几十~几万次/秒●内存:磁鼓,千字●外设:磁带●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第一代(约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速度:几十~几万次/秒●内存:磁鼓,千字●外设:磁带●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IBM704型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中使用的磁鼓存储器第二代(约1957-1964)晶体管计算机●速度:几十万次/秒,●内存:磁芯,十万字●外设:磁盘●高级语言编程第二代(约1957-1964)晶体管计算机●速度:几十万次/秒,●内存:磁芯,十万字●外设:磁盘●高级语言编程电子管晶体管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的分代(按使用的元器件)第三代(约1965-197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速度: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秒内存:半导体存储器高级语言,OS,DBMS第四代(1974年起)大规模(LSI)和VLSI计算机速度:几百万次~亿次/秒内存:半导体存储器软件工程,分布式处理等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第1~4代计算机的对比代别年代使用的元器件使用的软件类型主要应用领域第1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CPU:电子管内存:磁鼓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科学和工程计算第2代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CPU:晶体管内存:磁芯使用FORTRAN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始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3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CPU:SSI,MSI内存:SSI,MSI的半导体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始使用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第4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CPU:LSI、VLSI内存:LSI、VLSI的半导体存储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分布式计算、网络软件等开始广泛使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有哪些特性?计算机的特性:(1)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通用性好不仅能处理数字和文字,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