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一植被与土壤(2022山东,8—9,6分)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答案C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C(2022山西适应性训练一,10—11)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分布格局和土壤性质变化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特征(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秦巴山区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4.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B.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多C.气温高矿物质风化快D.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答案A(2022北京,8—9,6分)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据图判断()A.甲处适宜建化工厂B.乙处河道可能有水坝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D.小学距村庄约4千米答案B6.图中四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2022辽宁,12—13,6分)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A.7月的热带季雨林B.12月的热带季雨林C.7月的落叶阔叶林D.12月的落叶阔叶林答案D8.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答案B[2021T8联考(2),10—11]木奶果属大戟科,常绿乔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种,下图为木奶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木奶果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A10.木奶果的茎上开花现象有利于()A.获得更多光照B.传播授粉C.减轻树枝压力D.保护脆弱树皮答案B(2021辽宁调研二,1—2)在非洲纳米比亚(图1)临近海洋的沙漠中,有一种寿命最长可达千年的特有植物——千岁兰,它只有两片可达几十米长的叶子,用来捕捉空气中的水汽,但看起来有很多细长的叶子,远远望...